梁弄大糕,是余姚市梁弄镇的传统糕点,还上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。
以外形美观、香甜柔糯、百尝不厌,赢得了众人的口碑。 其外形方正,雪白的大糕上面有可食用红粉印的“恭喜发财”、“吉祥如意”、“福禄寿喜”等不同的字样,使大糕红白分明,色彩鲜艳,既增添了美感,又增加了食欲。
梁弄大糕的原料只有三种:米、豆子、白糖。
米,是最关键的原料,选用的米都是单季稻,而且都是抛种稻。这样的米做出来的大糕口感会更糯。
豆子,要选用东北产的豇豆,它的涨水性很好,看起来剔透,吃起来油润。
白糖,要用广西白糖,鲜洁清甜。这样制作出来的豆馅甜而不腻。 在很多年前,梁弄大糕并不是卖给游客的。
每逢端午时节,梁弄已订婚但还未结婚的毛脚女婿必须挑大糕到丈人家去,这样的风俗习惯一直沿用至今。毛脚女婿挑的大糕少则几十箱,多则上百箱。女方把这些大糕分发给亲朋好友,一来表示名花有主,二来也是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。而结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,就轮到女方挑大糕到男方家了。
另外,梁弄大糕还是当地常见的小点心。农忙时节,送到田头,犒劳辛苦耕耘的劳动者;家中装修,订几盒大糕给师傅们当点心,解决主妇们的烦恼;走亲访友,捎上几盒,送上一片心意……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梁弄大糕不温不火,并没现在好卖。
几个阿姨或老奶奶,骑着三轮车,木盒子一幢,下面是煤球炉一口大锅,不断续热蒸着,驼在车子后座,走街串巷。
梁弄镇上,有三家年头最长,分别是周记、阿桥、鼎茂。
据说是前几年,阿桥大糕的老板梅柏桥上了央视,火了,后来频频被媒体报道,带动了本乡本土一起发财,才成就如今开满一条街的盛况。
这也算浙江的特色了,一个产品带动一个村一个镇甚至一个市。
加上这几年四明湖红杉林成了网红,一车又一车的上海、宁波、绍兴、杭州等周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,也带动了这个当地传统小吃。
我是偶然一次从四明山下来路过梁弄才知道梁弄大糕的,那时候天气有点冷,吃两块热气腾腾的大糕,感觉很不错。
而且相比有的甜腻的糕点,梁弄大糕胜在微甜,让人感觉恰到好处。
到了梁弄满大街都是大糕店,一般我也不挑,路边哪家停车方便,就是哪家了。
这次元旦又到那边,大糕不够了,老板先做几盒,我就多拍了几张照片。
做大糕第1步是“筛粉”,就是用筛子把粉均匀的洒在模子上。
上图是第2步“雕空”,在粉上掏出16个坑。
这是第3步“加馅”,把熬好的豆沙馅灌倒方坑里。
加完馅,第4步“盖粉”,再把粉均匀的洒在上面,盖住馅
第5步“加印”,可以把各种字印在上面
镂空的字模灌上与底色不同的米粉
然后盖在上面轻轻一敲,这些字就印上去了
上面的文字、图形形式多样,可以定制
第6步“切糕”,用上特制的刀片,横竖各一刀,16块大糕就出来了
第7步“上蒸”,现在用上电蒸炉,十分钟不到就可以出炉了
第8步“加青箬”,把蒸好的大糕翻过来,背面盖上四条叶子,再翻过来,就成了
这次买的几盒30不到一盒,也不知道价格算怎么样,没研究
宁波有名的特色小吃不太多,梁弄大糕算一种,路过的朋友可以带几盒尝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