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844|回复: 1

距今4500多年!中国年代最早的杨梅树就在宁波余姚

[复制链接]

17

主题

1

回帖

7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9
发表于 2024-5-1 00:4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中国宁波网记者 顾嘉懿
  4月27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木材考古学研究领域的先驱王树芝在《人民日报》撰文表示,宁波余姚施岙古稻田遗址发现的两段树木枝干,经最新研究鉴定为杨梅。
  树木年代距今已有4500多年,是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、最为确切的杨梅树遗存。
00300992908_3b31818d.jpg
4月27日《人民日报》发表《从杨梅古树谈起》一文。
  宁波余姚是“中国杨梅之乡”,余姚杨梅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,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古杨梅树枝干的发现与确认,无疑对研究余姚杨梅栽培历史、宣传地域特产品牌有深远意义。
00300992909_4f6999a5.jpg
两段杨梅树枝干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
  这两段杨梅树枝干发现于施岙古稻田西南角两个探方的底部。研究者对古树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,并用树轮校正曲线校正,确定树木年代为公元前2520年,属于良渚文化时期;同时对古树和现生树木木材进行解剖学分析,鉴定其为杨梅。
00300992910_ae005ee0.jpg
左下角红点处为杨梅树枝干的出土位置。
00300992911_20ebbe4b.jpg
施岙遗址出土杨梅木材样品在生物显微镜下的结构。
  王树芝在文章中说,杨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,既可生食,也可制作蜜饯、果酱,还可酿酒,杨梅果肉、果核、树皮、树根等部位亦有重要的药用价值。
  “施岙遗址的杨梅古树遗存尤其值得关注,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,为我们全面认识先民饮食结构、深入研究生业经济提供了资料。”王树芝表示,“我们可以看到,良渚文化时期宁绍平原先民的食物来源和种植种类是多样的。宁绍平原的生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水稻、栎果、菱角、芡实等在9月以后成熟,在6月到9月的这段时间,杨梅、野葡萄和猕猴桃等或可补充粮食的不足。”
00300992912_6f6053e0.jpg
施岙遗址所在的三七市镇,也是现在余姚杨梅主产区。图源:余姚发布
  研究者的这一成果也在2024年第3期《考古》杂志上进行了发表。
  王树芝、赵一凡、王永磊、王海燕、焦延静5人联合撰写了《施岙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杨梅古树遗存的研究》一文。文章表示,两段树木枝干没有发现人工加工痕迹,且“倒伏方向一致,原地生长的可能性较大”;还判断说,“先民缺乏进一步加工储存的能力”,应“仅能在杨梅树结果期间食用”。
00300992934_e19972ba.png
全文刊发于2024年第3期《考古》。
  文章还提及,在此之前,河姆渡遗址也曾发现杨梅属孢粉,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时期发现过1枚疑似杨梅核,研究者推测先民可能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便已采集食用杨梅,但还有待今后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。
00300992914_221f525f.jpg
施岙遗址与井头山、田螺山、河姆渡相对位置关系图。
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对此表示,“(杨梅树)是河姆渡、田螺山考古中很期待的发现,在紧邻田螺山西侧的施岙遗址中被确认,五十年的‘期待’成了科学成果,可喜可贺。”
  新闻多一点
  施岙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,西南距河姆渡遗址7.5公里,东南距田螺山遗址400米左右。在施岙遗址发现的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、年代最早、考古依据最充分的稻作农耕遗存之一。


0

主题

10

回帖

98

积分

禁止发言

积分
98
发表于 2024-6-17 14:59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四明湖旅游网 ( 浙ICP备2022019200号-1 )

GMT+8, 2025-5-4 15:07 , Processed in 0.052180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